第390章 温暖(2 / 3)
指都弯不过来,却丝毫不敢懈怠。
&esp;&esp;“有了这暖炕,我家良人,便不必如此了。”
&esp;&esp;不过,女人们窝在炕上闲聊时,黑夫和陈平,却不能享受这份暖意,此时此刻,他们正冒着风雪,前往郡兵军营犒士……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义渠城有五百郡兵,五百戍卒,郡兵是常备军,戍卒则是从关西各地征召来服役的,这天气里,除了少数必须在城头站岗的人外,其余人都躲在屋舍内。
&esp;&esp;郡兵军营,一间能住十人的大屋内,十个人整整齐齐,围成一小圈。每天限定的木柴已经烧完了,他们只能将被衾裹在身上,将手伸到还未完全冷灰的坑灰上方,相互挤到一起取暖,并不断说着话,好似这样能让屋子热乎点。
&esp;&esp;“真想来一壶热酒啊。”
&esp;&esp;鼻子冻得红扑扑的老什长如此嗟叹。
&esp;&esp;“有个热乎的女人更好。”干瘦的伍长嘿嘿直笑。
&esp;&esp;“市肆里倒是有女闾,你去得起么?”郡兵们开始起哄。
&esp;&esp;这时候,来自渭南的戍卒咽了下口水:“我更想吃热汤饼。”
&esp;&esp;“汤饼是何物?”几个北地、陇西的戍卒看向他好奇地发问。
&esp;&esp;“是那些只能食麦的山东迁虏带来的食物。”关中戍卒不知道这东西,是从他们郡尉家厨房里走出来的,只当是关东之俗。
&esp;&esp;“汝等知道麦面吧,先将面用冷肉汤调和,再揉搓如箸著大,一尺一断,用刀切得薄如韭叶,再入汤煮,煮到沸熟,出釜,按个人喜好,加些葱韭、冬葵,有钱人家,还能浇一层肉糜……此物最适合雪天食用,一碗下肚,寒意全消!”
&esp;&esp;被这戍卒一说,其余九个人都舔起了嘴唇,感受到腹中一阵饿意,身子好像更冷,只能再挤一挤,恨不得钻到对方衣服里……
&esp;&esp;这时候,居室的门,却被人一把推开了!风夹杂着雪花灌入屋中,好不容易用十个人体温暖和点的屋子,再度被严寒充斥。
&esp;&esp;“是谁!?”
&esp;&esp;什长骂骂咧咧地起身,正要大骂,定睛一瞧,却大吃一惊。
&esp;&esp;一人站在门口,打扮得有些奇怪:他外披绛色官服,头戴狗皮帽,内里则穿着羌戎的黑色毛织衣裳,腰间带剑,面色黑,他推开门后,扫了一眼里面瑟瑟发抖的士卒们,露出了笑:
&esp;&esp;“本尉听说二三子欲饮热酒、吃汤饼,便给汝等送来了!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雪已经停了,军营庖厨内,灶火烧得正旺,肉汤的香味四溢。郡兵、戍卒的各个什都将自己的陶釜带来,直接上灶,由黑夫从关中请来的庖厨,为他们制作汤饼。待到煮好后,直接连釜端走,找一个平坦的地上,让众人端着碗分食。
&esp;&esp;军营中,顿时响起了狼吞虎咽的吸溜声,不时有人因吃太猛而烫到嘴。
&esp;&esp;“二三子慢些吃,勿要烫到,今日管够!”今年内史的麦子丰收,黑夫让人送了不少过来。
&esp;&esp;“谢郡尉!”
&esp;&esp;郡尉的话被人传遍军营,顿时响起一阵欢呼。
&esp;&esp;除了汤饼外,还有他们馋了很久的米酒,在灶旁温过后,每人都能分到一盏,喝下肚里,顿时感觉腹中暖暖的。
&esp;&esp;众人都很满足,甚至有人喝着喝着流出泪来。
&esp;&esp;“当了这么多年郡兵,这是唯一关心吾等冷暖的郡尉啊!”
&esp;&esp;看着打着饱嗝,满足地拍着肚子的戍卒,听着郡兵们的感激之言,黑夫看向一旁的陈平:“你的主意不错。”
&esp;&esp;来军营的路上,天气糟糕透了,暴风雪来势凶猛,风好像是抽打过来的鞭子,刮得脸皮生疼。
&esp;&esp;但陈平却力劝黑夫:“正是这种天气,才适合收买人心啊……”
&esp;&esp;今日出门,是陈平的主意:“兵法云,视卒如婴儿,故可以与之赴深溪;视卒如爱子,故可与之俱死,郡尉明年要对匈奴用兵,必先得士心!”
&esp;&esp;除了送食物,送热酒外,黑夫还给郡兵、戍卒们带来了一样东西。
&esp;&esp;等众人酒足饭饱后,黑夫便让什长、伍长出列,让人将一车车蒙着麻布的辎车开进来,将一件件或白、或黑、或黑白相间的羊毛衣分发给士卒。
&esp;&esp;“这不是羌人穿的织毛之衣么?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