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3章(2 / 2)
块学习的料,且邻居们都对这孩子之前的表现赞不绝口时,段严周的家长还是喜滋滋地决定让段严周去上学。
但得先说好:“只能去一年。一年后如果学出点成果了,你就去镇上找份工作、帮衬家里;如果学不出成果,那也没必要继续学了。唐先生说得好听,但他那种只参加过一次春试就再也不敢去的秀才,连在镇上讨生活都过不下去,最后还不是回村里来靠着土地生活,没用的。”
半年后,段严周参加秋试,合格,成为秀才。
08247-资助
这是此地有史以来学习时间最短的秀才——不是年龄最小。段严周是在身体年龄九岁的时候才开始有明面上的行动,成为秀才时已经十岁,此地的最小秀才记录是七岁。
根据过往经验,年龄越小的秀才越有可能在春试中取得好成绩。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:越有可能得到贵族的信任、成为贵族的‘自己人’。
于是段严周去首都的路费住宿费有了,还有人承诺会帮他好好照顾他的家人们。
秋试是一年一次,而春试是三年一次。最近一次的春试是在段严周参加秋试那年的春天举行的,也就是说,下一次春试得再等两年半。这应该是段严周故意安排的时间。
资助段严周参加春试的投资者们还劝段严周不用心急:
“春试与秋试的题目完全不一样,你为了秋试积累的学习经验对春试几乎没有任何作用,所以你到了首都后,得尽快找到愿意投资你的贵族,进入他们的家族学校学习,你在春试中才不至于一道题也做不出来。”
“两年半,不对,路上还要花起码两三个月,到了首都后的安置、找人也得花时间,你用来学习的时间可能只有不到两年,很紧张。下次春试如果失败,你再试试下下次的也可以,我们承诺资助你考两次春试。”
“不过丑话说在前面,两次之后如果还不行,这些年我们花在你和你家人身上的钱我们也不要你退回来了,但之后我们肯定不会继续投资你。”
段严周:“明白了,我会努力。”
在段严周准备出发去首都之前,秀才唐先生单独见了段严周一面,对他说:“到了首都后,不要被繁华迷了眼,也不要仗着有人资助而大手大脚。他们的资助在这个小地方看来是很多,但在首都甚至不一定够听声响。而且他们所谓的你考失败了不用你还钱,是假的。”
唐先生:“他们是不会明明白白地找你还钱,但他们会让你做很多事情,你有任何一件不做你身边的人都会指责你忘恩负义,而如果你全做了……会很痛苦。一生都无法摆脱。”
唐先生:“你最好能够考上。如果考不上,你就想办法留在贵族家里。如果留不下去……那你最好足够狠心,最好干脆不要回来,忘了你还有家人。”
08248-引起紧张
段严周:“即使考上了,又一定是好事吗?帮贵族做事,与帮小地方的小富豪做事,如果后者意味着无法摆脱的痛苦,那么前者……”
唐先生:“你比我当年聪明,聪明很多。不过不会更糟了,不会比困在一个小地方、一代又一代重复相同的生活、还以为这是满足,更糟的了。现在的科举很糟,但它还有好起来的希望,只要……”他的声音越压越低,“出现更多像汤先生那样的人。”
段严周到了首都后,先找了个长期租房价格比较低的地方落脚,然后,他又潜入了学校。从各贵族的家族学校,到皇家办的、还是服务于贵族的学校,他把所有能找到他没看过的书的地方都逛了一遍。
首都学校显然比乡下小地方学校的防御强很多,有几次,即使有着筑基级剑修的身法,段严周还是差点被逮住,而每一次的‘差点被逮’都意味着下一次偷潜——哪怕换个学校下手——会遭遇更严密的防卫,但段严周到底是按计划逛完了首都所有学校的书库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