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(1 / 2)
宋时之前在琉球的时候,因为西班牙人散布天花的缘故,所以推行了一段时间的防疫教育,还把之前在永明城写的《防疫四论》重新印刷出版。
好在宋时穿越过来时刚经历了一场大疫,她也是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了不少的疫病治理教育,这才能凑出一本《防疫四论》。
为了便于理解,《防疫四论》本来就是冲着让最多的人明白疫病的来源和传播原理的,写的简单易懂,所以哪怕是军队之中的辅兵都要通读,因此宋时手下的人,面对瘟疫并不像旁人一样畏惧。
症状一出,宋时派去救灾的人立刻意识到,这是曾经在欧巴罗历时三年,带走了两千多万人的生命,让欧巴罗人闻之色变的黑死病。
这个病症大魏也不是没有过,但是一般多发于北方,因为来源于老鼠携带的跳蚤传播,江南水网密布,按理来说并不会蔓延到现在这样的情况,尤其是连闯王营中甚至是左家军中也开始蔓延。
“白莲教!真的是丧心病狂!”宋时看着手下的人汇总而来的瘟疫数据,简直触目惊心。
要知道一般的瘟疫通过青霉素还是能救一下的,天花也有无相散,已经开始在京畿和山东附近开始种痘了。
但是唯独鼠疫,需要的是
链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四环素等抗生素。这些抗生素的难度超出青霉素许多倍,需要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技术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,就现在的化工水平,无疑是无法复现的。
即使是宋时在《防疫四论》上介绍了预防的手段,但是江南现在扩散的情况太多太乱,她手上的防疫物资根本无法正常的到达所需要的地方,甚至可能她的物资刚到,当地就已经出现全村死绝的情况。
鼠疫的潜伏期有4-7天,一旦发作一天不到就会毙命。
白莲教所占据的贵州,因为山多地少,村落隔绝,反而能躲开这场鼠疫。想必,这也是他们选择在江南地区肆无忌惮散布的原因之一。
原本从三峡探出头的大顺军,也被这凶猛的瘟疫吓的收拢了军队,守着四川盆地,起码安全无忧。
连年战乱,江南地区虽然涌入了不少的流民,但是整体还算安稳,但是白莲教这一弄,整个江南的已经不是混乱了,而是马上就要陷入了一片死亡沼泽。
现在表现出的症状还只是腺鼠疫的典型特征,如果不在鼠疫完全扩散之前处理的话,那么一旦发展为肺鼠疫,通过呼吸道传播的速度更快,整个局面就会毁于一旦。
没有时间藏拙了!
一旦进入盛夏,天气转暖,病毒的传播速度会变快,防疫难度会更高。
宋时头疼的看着手里的文书上的数据,立刻召集了所有在河南的武官和文臣商量应对方法。
刚飞回来还没休息好的小青又被她派去给龚敬送信,防疫是大事,而且涉及江南数个州府,龚敬需要在京师调动物资运转,主持大局。
毕竟现在在京师的官员,不论文武还是北人居多,南北之争已经蔓延数百年,尤其是在北地战乱之时,江南等地表现的观望和敷衍也让不少的北人心生不满。
对于救助江南虽然说不上阻碍,但是要尽全力的话恐怕心有不怠,这种需要大量运转物资的情况,一旦有人拖延敷衍,江南的死伤人数还要再上升一个级别。
即使在宋时的手下,也有不少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倾尽全力救疫。
宋时一条条掰碎了和众人说明利害,鼠疫原本就是更容易流行于北方的疫病,如果不将疫病扼杀在江南,一旦席卷到北地,以北地的情况,只会更糟糕。
贺章听到是白莲教的放的鼠疫,眼神更是冷了三分,之前一直被压抑的愤怒如同潮水一样涌出,只是坐在那里就带着三分寒气,众人没一个敢凑到他面前。
他第一个领了先锋军,去江南开路。
宋时这边则一边联系闯王和左家军的人准备休战,一边除了必要的关隘留守人员,所有能动的军队都要开始往江南进发,好在之前的军校培养出来两批不错的苗子,在闯王送的经验包下,迅速升级,现在派出去实战也是正当时候。
山东那边的布匹业务全部都要停工,开始赶制防疫的口罩、大衫、以及皮制的手套,好在朝鲜刚送了一批皮草,够两月用度了。
庆幸的是江南好养猫,猫会捕鼠,某种程度上也能隔绝鼠疫的传播。
虽然一旦沾染很难救治,但是只要前期预防做好,戴上皮制手套,和装了碳粉的口罩,以及勤洗漱,多换衣,总能避免沾染上疫病的。
只是原本想要用于果腹的粮食现在必然要分出一部分来,去制作酒精,用大量高纯度的酒精和石灰石消毒杀菌,只能麻烦大琉球和岭南那边加快进口南洋粮食的数量了。
现在的大魏对于南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,宋时有心想要做点什么,但是人手不够,只能尽量联络一些商行多打探一点南洋的消息。
现在的船只航行速度还是太慢了,直接限制了帝国对于南洋的掌控,蒸汽机现在还在万物工坊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