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苏长安不明白。 &esp;&esp;北通玄在躲。 &esp;&esp;从长安逃出去的花非昨与玉灵儿在躲。 &esp;&esp;他一路来西凉也在躲。 &esp;&esp;他们是天岚院的传人,是苍生的守护者,他们做的事是正确的事,为什么要躲。 &esp;&esp;躲有什么意义,躲到最后,北通玄杀了如烟,他失去了青鸾。 &esp;&esp;">
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一十三章 等着我(1 / 2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苏长安不明白。

&esp;&esp;北通玄在躲。

&esp;&esp;从长安逃出去的花非昨与玉灵儿在躲。

&esp;&esp;他一路来西凉也在躲。

&esp;&esp;他们是天岚院的传人,是苍生的守护者,他们做的事是正确的事,为什么要躲。

&esp;&esp;躲有什么意义,躲到最后,北通玄杀了如烟,他失去了青鸾。

&esp;&esp;他不知道长安城里那些达官显贵,三公九卿究竟在想什么。

&esp;&esp;但是蛮军兵临池下,永宁关难保,与司马诩一丘之貉的蛮军铁蹄即将踏破中原贵族的锦绣衣冠,他并不为这些达官贵人们感到难过。

&esp;&esp;他只是难以释怀那些流离的百姓,难以释怀如阿难一般的孩童,或许摩青翎族人的现状便是西凉百姓的明天。

&esp;&esp;这几日他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。

&esp;&esp;现在他想通了,他要站出来,他要以天岚院守望者的名义站出来,他要告诉那些还活在美梦中的人,西凉的困境。

&esp;&esp;玉衡没有教过他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

&esp;&esp;所以他不懂。

&esp;&esp;他所知道的不过是山河破碎,苍生何辜。

&esp;&esp;“这个奏折我来帮你写吧。”苏长安的手猛地张开,男子手中的笔墨与信纸便猛地飞入了他的手中。

&esp;&esp;“没用的。”红玉摇了摇头。她似乎意识到了苏长安想要做的事,道:“我们已经前后给朝廷发过数十份求援的奏折,但都如同泥牛入海,得不到回应。现在的永宁关,与其是西凉最后的屏障,倒不如是朝廷的弃子。”

&esp;&esp;苏长安不语,只是沉默的继续在那张信纸上书写,诸人也知道这少年身份特殊,虽然都觉得他此时所为都是无用功,但却没有一人真的将之打断。

&esp;&esp;直到半刻钟的时间过去,苏长安收笔。

&esp;&esp;他抬头环视众人,隐约猜到了诸人心底的想法。

&esp;&esp;“这信不能递给朝廷。”苏长安的手指微屈,轻轻一叹,信纸便飞入了方才那位将领的手中。

&esp;&esp;那将领一愣,下意识的问道:“那应当送往何处?”

&esp;&esp;“太尉府,穆归云。”苏长安道。

&esp;&esp;男子一愣,有些迟疑的看向红玉。

&esp;&esp;红玉目光却停在是苏长安的脸上一阵打量,最后沉着眉头道:“按他的办。”

&esp;&esp;

&esp;&esp;之后得到红玉许诺的摩青翎等人急匆匆的赶了回去安置族人,并承诺半个月之后必定带着武蛮来永宁关与众人汇合。

&esp;&esp;其余将领也在红玉的安排下各司其职,转眼方才还热闹不已的营帐中便只剩下苏长安与红玉二人。

&esp;&esp;“方才你在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?”红玉坐在首位,看着立在一侧的苏长安的问道。她的峨眉微挑,嘴角翘起,似笑非笑,似乎对于苏长安颇有兴趣的样子。

&esp;&esp;关于这位天岚院传人的从传闻有很多,撇开那些妖族奸细的无稽之谈不,其中关于这少年人们用过的最多的词应当是如愣头青、不自量力、胆大妄为这样的辞藻。

&esp;&esp;但是红玉却并不这么觉得,在她看来这个少年能在玉衡死后的长安待上那么久的日子,又能一路从长安逃到西凉,更是神奇的坐上了那七万蛮族的首领,定然有他的过人之处。

&esp;&esp;若是真要用些辞藻来形容他,红玉更愿意用秀外慧中、大智若愚这样的辞藻。

&esp;&esp;她并不认为苏长安所寄出的那封信只是简单少年心性,更可能的是,或许这少年有些自己的打算。

&esp;&esp;“求援。”苏长安神色寻常的道。

&esp;&esp;“求援?”红玉有些诧异,“这我们试过许多次,朝廷向来对此置之不理。”

&esp;&esp;“我倒是听闻你与太尉之子的交情不菲,但是如今的朝政皆握于司马诩之手,穆梁山话根本做不得主。”

&esp;&esp;苏长安却摇了摇头,神情淡然的道:“我从一开始便没想过要问朝廷要兵。”

&esp;&esp;“不问朝廷要兵,那你问谁要兵?”红玉愈发疑惑。

&esp;&esp;“江东。”

&esp;&esp;

&esp;&esp;之后的苏长安又与红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