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970章 发钞(2 / 3)

加入书签

的施政,兴利永远排在除弊的前面,接下来的铁路工程,都会落到工部,靠着庞大的预算,凭什么不能和那几个人争一下!就算当不成首相,至少也要和他们分庭抗礼!”

&esp;&esp;曾布握紧了拳头,从当初在学校的时候,大家伙就存在着竞争,如今到了这个位置,正好让天下人看看,谁才是嘉佑二年的王者!

&esp;&esp;平淡如曾布,都跳了下来,其他人能消停吗?

&esp;&esp;又等了两天,终于吕惠卿也上书了,他倒是没有直接抨击司马光,而是提议全面评估……比如是否可以调高运费和票价,增加铁路的收益?

&esp;&esp;他又提供了一个思路,也吸引了无数的讨论,一直没做声的王安石也在家里研究……王雱,还有王安国都在,新一轮的调整当中,王安国被派到了审计司,专门负责监督财政执行情况,他的想法倒是和司马光有些类似。

&esp;&esp;“兄长,铁路的亏空摆在那里,如果不处理,每年光是利息支出,就能吞掉财政的一大块……上书之人当中,多数是站着说话不腰疼,如果真让他们管,就知道有多难了!”

&esp;&esp;闷着头的王雱突然抬起头,“叔父,当真没有好办法吗?”

&esp;&esp;王安国微微摇头,“或许有,只是我想不出来……如果说要是担心铁路落到民间商人的手里,我提议或许可以设立门槛,比如准许民间入股三成,最多百分之49,这样朝廷还能掌握大权,而不用担心铁路落入商人之手。”

&esp;&esp;“这个方法好!”

&esp;&esp;王雱拍手大笑,如获至宝,“爹,要不就按叔父的办法上书吧,正好能解决眼前的难题,想必圣人也会高兴的。”

&esp;&esp;王安石面无表情,半晌,才停下了手里的事情。

&esp;&esp;“平甫的想法有些可取之处,但是以燕王的睿智,绝对不会想不到,也用不着我们献殷勤,蹚浑水……”

&esp;&esp;王雱听不高兴,这叫什么话,我们也是朝廷重臣,凭什么不能说话?只是经过了几次的教训之后,王雱变得老实多了,索性闭上了嘴巴。

&esp;&esp;王安石沉思许久,“我去拜会一下燕王,给我备车!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拗相公驾到,王宁安选择在花园迎接他。

&esp;&esp;“介甫兄,我就知道你要过来,特意准备了几个小菜,咱们边吃边谈。”

&esp;&esp;王安石点头,他一屁股坐在对面,笑道“王爷雅兴如此,足见把握十足,看起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!”

&esp;&esp;王宁安连连摆手,自嘲道:“介甫兄,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虱子多了不咬,债多了不愁啊!"

&esp;&esp;“哈哈哈!”

&esp;&esp;王安石朗声大笑,“是啊,谁不盼着门下英才辈出,可人精儿多了,也是个麻烦事。”

&esp;&esp;“介甫兄过誉了……那帮小兔崽子,没一个人有介甫兄的格局胸怀……我教了他们太多的本事,却没有教他们正心术!真是惭愧啊!枉为人师。”

&esp;&esp;拗相公摆手,“王爷如此说,我也该惭愧了,别忘了,我还是他们的主考呢!早知如此,是不是就不录取他们了?”

&esp;&esp;“介甫兄,此话当真?”

&esp;&esp;拗相公迟疑一下,哑然一笑,“就算知道如此,也不忍埋没英才啊!”

&esp;&esp;两个人相视一笑,觥筹交错,喝了一会儿,才把话题引到正路。

&esp;&esp;“我是不会同意将铁路转给民间的。”

&esp;&esp;“嗯。那股份比例上,有没有商量?”王安石好奇道。

&esp;&esp;王宁安犹豫了一下,还是摇头,“介甫兄,铁路修筑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,因此务求每一条路都发挥价值,如果引入民间的力量,我担心会出现许多的重复建设,还会拖累铁路网的效率,至少在整体路网完成之前,我不会考虑的。”

&esp;&esp;王安石颔首,表示理解。

&esp;&esp;又继续喝酒,直到一壶酒喝光,王宁安要去取,拗相公却拦住了他。

&esp;&esp;“酒可以日后再喝,这办法还是要拿出来才行。”王安石顿了顿,“我有一计,或许能成。”

&esp;&esp;他还要说下去,王宁安却伸手拦住了,他指了指酒杯,拗相公会意,沾着剩下的酒水,在桌面写了两个字,王宁安也写了两个字,他们抬头互相一看,顿时哈哈大笑起来。

&esp;&esp;“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,介甫兄真是我的知音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