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8章 春秋笔法(2 / 3)
&esp;&esp;到了夜晚,大宋百姓,和于阗使团,举行篝火晚会,两边都拿出歌舞杂耍,各种表演,吸引了无数人观看,有人更是不惜跑到几十里外,来参加盛会。
&esp;&esp;就这样,每到一处,就点燃一处的热情。
&esp;&esp;等到了西京的时候,整个气氛达到了顶点。
&esp;&esp;为了欢迎于阗使团,首相包拯,负责圣寿事宜的贾昌朝,率领文武官员,出城十里迎接。贾相公是春风满面,年轻了十岁不止。
&esp;&esp;这一次他可是处心积虑,要让所有人知道,他贾昌朝又回来了!
&esp;&esp;毕竟做过好几年的首相,无论朝野,一呼百应。
&esp;&esp;贾昌朝接下筹备圣寿的事宜之后,首先就征用了京中的大小会馆,又租下了不少客栈,同时还兴建了马场,球场,靶场,同时在场地周围,又安排了选手村,按照计算,至少要能住两万人。
&esp;&esp;不得不说,这次圣寿,光是从规模来讲,就是历代之最!
&esp;&esp;想想吧,某吃糠喝稀的盛世,也只敢办千叟宴,比起盛唐的大开大合,差之万里,比起这次的圣寿,那更是一个在天上,一个在地下。
&esp;&esp;贾相公当然不知道后世的事情,他只是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。
&esp;&esp;于阗国作为大宋最特殊的一个属国,又是作为第一个来到京城贺寿的使团,欢迎的规模空前,不但有朝廷官吏,还有许多的皇家书院学生,以及京中普通百姓。
&esp;&esp;在欢迎人群中间,有歌舞,有舞龙舞狮,鞭炮齐鸣,旗帜飞扬,弄得喜庆无比。
&esp;&esp;于阗上下,感激涕零。
&esp;&esp;哪怕对于阗感情再深的人,此刻也丝毫没有抵触情绪,能融入大宋,真是无上荣耀。
&esp;&esp;大宋的百姓,也开了眼界,于阗的各种礼物,从面前经过,大家数着数着,居然都数糊涂了,东西太多了。
&esp;&esp;小小的于阗,这是送来了倾国之宝啊!
&esp;&esp;大宋也不会亏待他们,给于阗使团安排的住处,离着太子的东宫不远,给他们划出了整整一个坊。
&esp;&esp;赵曙就等在了这里。
&esp;&esp;于阗国在之前并没有拥立国王,而是由赵曙兼任于阗国王,圣意如何,其实早就昭然若揭了。
&esp;&esp;“师父给孤写信了。”
&esp;&esp;赵曙笑着说道:“孤和父皇商量了,建议册封尉迟一脉!”
&esp;&esp;“臣等拜谢圣人洪恩,拜谢太子隆恩。”
&esp;&esp;“别忙。”赵曙拉住了赵力的胳膊,笑道:“听我说完,按照孤和师父的想法,令祖上李圣天,统帅大军,力战不屈,护佑中华,功在寰宇……我们希望能册封令祖上为大圣天子!”
&esp;&esp;“啊!”
&esp;&esp;于阗的使团都吓傻了。
&esp;&esp;按理说天子只有一个,那就是大宋的皇帝!
&esp;&esp;其他的属国再大,也就是国王而已。
&esp;&esp;于阗何德何能,居然能被册封为天子,和大宋并驾齐驱!大家激动不已,纷纷磕头拜谢。
&esp;&esp;赵曙连忙解释道:“父皇也是有心如此,只是国朝从没有过册封天子的仪式……现在贾相公,还有礼部那边正在商议,等到父皇圣寿,一定会拿出个结果,请你们暂时等待,不要着急。”
&esp;&esp;赵力和尉迟妍立刻点头,“我等明白!”
&esp;&esp;他们激动地手舞足蹈,这才明白,难怪王宁安不愿意告诉大家呢,他竟然不声不响,干了这么大的一件事,大宋真是够意思,王爷够意思!
&esp;&esp;于阗上下,心满意足,他们可以不用任何负担,融入大宋了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“此事一定要大肆宣扬,我大宋开疆拓土,以理服人,万邦归附,岂非天心仁义乎!”宋庠摇头晃脑,非常高兴。
&esp;&esp;他也借着这次的机会,返回了京城。
&esp;&esp;想想吧,人生际遇还真是有趣。
&esp;&esp;离京的时候,他是可怜兮兮的犯官,连性命都可能随时不保,可是回来的时候,却成为了一代学宗,俨然圣贤一般!
&esp;&esp;妙的是人们甚至不再提之前发配的事情。
&esp;&esp;反而说宋庠是行万里路,体察民情,感悟至理,和当年老子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