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1章 势力庞大的王宁安(2 / 3)
皇圣明!”
&esp;&esp;文彦博带头大喊,把鬼章弄得一愣一愣的,回到了馆驿,好半天才弄明白,完了,谈崩了,要打仗了……还等着干什么,赶快回去吧!
&esp;&esp;鬼章连滚带爬,离开了西京。
&esp;&esp;从早朝下来,凡是参与的官吏,无比欢喜鼓舞,倍感振奋。
&esp;&esp;这一次不只是宰执重臣全部洗牌,下面的官吏也换了不少。
&esp;&esp;原来王宁安的门人弟子,纷纷提前结束历练,被充实进各级衙门。
&esp;&esp;比如吕惠卿就得到了王安石的推荐,接任三司判官,韩宗武进了大理寺,负责刑狱,章敦进入兵部,章衡和苏轼进了礼部,苏辙有理财之能,专职负责新交子事宜……
&esp;&esp;随着这帮年轻人成长起来,王宁安的势力就像是一棵参天巨木,露出了硕大无朋的身躯。而且王宁安又拜了范仲淹为师,显然,他已经扛起了变法革新的大旗,要重新把庆历新政没走完的路,继续走下去。
&esp;&esp;庆历旧臣,还有他们的门生故吏,六艺学堂,倾向变法的官吏,这些势力都集结在王宁安的身边。
&esp;&esp;如果说以往王宁安的实力只限于军中和金融系统,那么发展到今天,已经遍及朝堂的每一个角落,根基雄厚,深不可测。
&esp;&esp;这一切赵祯看得很清楚,却也很放心。
&esp;&esp;有人要问,难道皇帝不怕王宁安这么大的势力,会黄袍加身,取而代之吗?
&esp;&esp;说起来赵祯还真不怕!
&esp;&esp;任何一个权臣,有心图谋社稷,夺取皇位,都不会像王宁安这么干。
&esp;&esp;看看王宁安最近都干了什么……扫平蜀中江卿,斩杀两位相公,几十名官吏,又力推新法,富国强兵,干的都是得罪人的活儿!
&esp;&esp;假如他有心夺权,就应该学赵匡胤,学王莽,先装得蠢萌可爱,人畜无害,暗中积蓄力量,绝不轻易表态得罪人……在拿到皇位之前,永远装傻。
&esp;&esp;可王宁安不一样,他干得都是得罪人的事情。
&esp;&esp;尤其是一口气宰了两位相公,更让赵祯放心,王宁安是真心变法,是真心辅佐大宋朝廷。当然了,如果变法成功,王宁安声望大振,的确也有危险……可变法多难啊,赵大叔都不奢望能看到成功的那一天,或许小太子会碰到,可现在他们师徒的关系,和父子也差不多了……有些人啊,只能用情笼络,不能用权术驾驭……
&esp;&esp;赵大叔从来不避讳王宁安,也从不和他玩帝王心术,偏偏越是如此,王宁安就越是要谨慎小心,兢兢业业替皇帝办事。
&esp;&esp;不得不说,高智商永远玩不过高情商!
&esp;&esp;赞一个,赵大叔!
&esp;&esp;“景平,你真准备好了对青唐用兵?那5万人马,可刚刚开始训练,没有一年半载,还排不上用场啊?”
&esp;&esp;赵祯笑着问道。
&esp;&esp;王宁安也呵呵一笑,“陛下,哪有等到四平八稳,什么都齐全了再用兵,会坐失良机的!如今董毡刚刚继位,根基不稳,他派使者来大宋,无非是想敲大宋一笔,顺便拿到册封,有大宋给他背书,手上又有了钱,驾驭部下也就容易了。只是我们不能让他如愿以偿,不但不给好处,还要施加压力,制造天兵压境的气氛……有些时候,不打比打更有威力,反正主动权在我们,不在董毡!”
&esp;&esp;赵祯满意大笑,抚掌道:“王卿,人都说你是个主战派,其实你比谁都谨慎,轻易绝不动用武力。”
&esp;&esp;王宁安憨笑道:“哪有真正的常胜将军,以汉唐之强,尚且吃了很多败仗……大宋应该把所有的功夫都用上,分化瓦解,削弱对手,和他们打经济战,打心理战,打情报战,打贸易战……总而言之,要把对手折腾得身心俱疲,天旋地转,头昏脑涨,弄个半死,然后再出动大军,一鼓作气!这就像摔跤的,最强的师父一定是最后出场,而且他出场一定要能赢,如果打败了,就要灰溜溜滚出京城,军队是大宋最后的手段,哪能随便拿出来!”
&esp;&esp;王宁安在战略上向来积极,真正落到了战术层面,又相当细心,从不打无准备之仗,这让赵祯非常放心。
&esp;&esp;君臣两个不断谋划着出击青唐的计划……不过王宁安还是低估了下面人的积极性。
&esp;&esp;王韶去年冬天,越过洮水,打下定羌城,收复煕州……朕准备大干一场,结果朝廷的精力都被交子务的事情牵涉过去,无暇顾及青唐,弄得王韶十分沮丧。不过他没有浪费这段时间,而是利用通商为手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