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520章 高徒出名师(2 / 3)

加入书签

,西域故土……

&esp;&esp;赵祯罗列了一大圈,相公们都惊呆了,我的陛下啊,你的心怎么这么大,什么都想拿到手里啊?

&esp;&esp;赵祯却不理会宰相们的惊讶,他激动站起身。

&esp;&esp;“朕年近半百,或许完不成如此伟业,可朕相信,你们这些年轻才俊,都能看到这一天,而且你们也会为了中兴大宋,贡献出自己的才智忠诚!”

&esp;&esp;“朝廷论才大典,就是要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,众位爱卿,你们年纪轻轻,有热血,有冲劲,朕很想看到你们的高见!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赵祯的一番话,等于是给殿试定了调子,以往那种四平八稳,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文章绝对不行了,想要好名次,必须拿出真知灼见!

&esp;&esp;不得不说,最近的几年,赵祯变化很大,甚至让诸位相公都有些不敢相信了。

&esp;&esp;王宁安倒是觉得很正常。

&esp;&esp;历史上的赵祯没有儿子,年老体衰,得过且过,才不愿意惹麻烦。

&esp;&esp;如今的赵祯,儿子越来越大,每次王宁安都能发现,赵祯看儿子的目光,简直就跟火一样,小太子就是他生命的延续!

&esp;&esp;再有不可忽视,幽州一战,打出了赵祯的自信,原本觉得是一座大山,真正做起来,最多是个土丘。

&esp;&esp;有了动力,又有了自信,当然干劲十足。

&esp;&esp;通常殿试会有三道题目,一首诗,一篇赋,一道策论。

&esp;&esp;这次赵祯破天荒,只出了两道题,一首诗,一篇政论!

&esp;&esp;显然,诗不过是检验文才,真正值钱的就是那篇政论,谁能做得好,就能成为今科的状元!

&esp;&esp;从上午考到黄昏,士子们全都交了卷,然后就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,等待最后的宣判。

&esp;&esp;大苏腿最快,自从上次很不义气地抛弃了二苏和曾布之后,他就成了全民公敌,六艺的小伙子们抓到他一起,就海扁一次,绝对不留情。

&esp;&esp;弄得苏轼跟过街老鼠似的,能溜就赶快溜儿。

&esp;&esp;其实他也多虑了,这回大家伙有了新目标。

&esp;&esp;从金殿下来,许多人就把王韶给围住了。

&esp;&esp;章敦和吕惠卿最是积极。

&esp;&esp;“王兄千里赴青唐,斩杀崔氏,功莫大焉,真是当世的好男儿,让人敬佩!”

&esp;&esp;王韶微微一笑,“如果我没有记错,吕兄可是出使过契丹,章兄也去过倭国,王相公对你们可是推崇备至,说是他的弟子不少,能担大任的,非你们莫属!”

&esp;&esp;章敦和吕惠卿一愣,先生平时打打闹闹,看起来很随便,对哪个学生都一样,只是没有想到,他竟然会这么高看自己……此时的吕惠卿和章敦毕竟距离大奸臣还有很远的路,心中颇有些热血,英雄相惜,满脑子建功立业的念头。

&esp;&esp;吕惠卿就说道:“王兄要是不嫌弃,咱们一醉方休,好好谈谈心!”

&esp;&esp;“求之不得!”

&esp;&esp;在他们的心中,竟然没把殿试当回事!

&esp;&esp;都说有什么师父,教出什么徒弟。

&esp;&esp;这几个小王八蛋琢磨着老师连个进士都不是,却能出将入相,叱咤风云,他们有什么不行的!

&esp;&esp;要是让王宁安知道六艺出来一帮狂妄疯癫的货儿,他保证得气死。

&esp;&esp;不过眼下王宁安也不轻松,赵祯公然在殿试上说出了要收复云州,收复河套,覆灭契丹的豪言壮语……对别人来说,就是一番豪言壮语,可是对王宁安来说,却是要实实在在,落实下去的任务!

&esp;&esp;他现在算是明白了,领导一句话,下面跑断腿。

&esp;&esp;赵老板说的轻巧,却要自己绞尽脑汁。

&esp;&esp;最要命的是不但要替赵老板谋划,没准还要继续辅佐小的,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!

&esp;&esp;王宁安愁眉苦脸,躺在竹椅上休息,过了好一会儿,睁开眼睛,却发现身上多了一件披风,狗牙儿和小太子正伸着脑袋,盯着他呢!

&esp;&esp;小彘也终于不穿开裆裤了,小家伙拖着一条小狗,咧着嘴笑,“哥哥,哥哥……”

&esp;&esp;狗牙儿怒火中烧,冲上去。

&esp;&esp;“这是狗,不是哥哥!不是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