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12章(3 / 4)

加入书签

问诸位哥哥,你们随着什么节帅入西域,现在情况如何?”

屠安平道:“朝廷已经命了高昌,败了黑汗,进驻疏勒。现在西域,已经重入朝廷治下了。”

这句话出口,两个妇人都吃一惊,道:“宋朝既是如此厉害,以前怎么没有听说?怎么一下子,就重新收回西域了?你们说的话,是不是真的?我们虽是偏远人家,也不好骗的。”

屠安平吩咐拿了自己的旗帜过来,指着上面的字道:“这不是个‘宋’字?我们奉军令来这一带驻守,听说以前是要道,只是不知究竟。”

妇人道:“我们妇道人家,哪里认得字?既是如此,你们且在这里稍待,我们寻个家长过来。”

说完,两个妇人回去,拿了些果子和热水来,让众军士享用。又派了个人,去找外出打鱼的人回来一个。想来是对屠安平等人不放心,不敢把所有的人都叫回来。

等了没多久,就见一个汉子回来,梳着椎髻,却穿着胡服,打扮不伦不类。不过从党项一直到西域诸城,这样打扮的人很多,屠安平倒是见怪不怪。

那汉子到了屠安平面前,拱手道:“听家里人说,有中原军士到了这里,特来相见。小的名为童成乐,敢问诸位何人?”

屠安平耐住性子,道:“我等是大宋河曲路治下兵马,随着节帅,前来西域。一个月前在布告尔击败黑汗大军,顺着塔里木河到了这里。听说此处诸河汇聚,是处重要的所在,所以带兵来守。谁想这里沼泽遍布,连河道都分不清楚,正四处探寻。”

童成乐点了点头,仔细打量屠安平等人,好一会才道:“看你们的样子,与黑汗军兵不一样,倒是有些中原的影子。实不相瞒,西域这里,已经有近三百年没有中原军兵,是以疑惑。”

屠安平道:“无妨,你们既然是唐朝兵马后人,谨慎些也没有什么。在下就问一句,这里到于阗的路口在哪里?黑汗大军虽然败了,于阗朝廷还没有派兵马前去,我们需要守住了,以免他们军兵逃脱。”

童成乐低头想了一会,才道:“实不相瞒,这里就是去于阗的路口。只是河流改道,以前的道路都淹没了,成了这个样子。只要把路上的芦苇砍了,自然就会露出路的样子来。”

屠安平听了大喜,拱手道:“既是如此,那便谢过了。既然这里是去于阗路口,我们大军驻扎于此处即可。诸位不需惊慌,朝廷法令森严,必不会打优你们。”

说完,吩咐一个士卒,去通知彭林带兵前来。只要守住这里,就断了于阗的黑汗军队逃跑的线路。

二使前来

童二郎家门口,摆了一张桌子,彭林、屠安平等几个军官,和这里几家的家长一起喝酒。菜是几户农家提供的,无非是杀一只鸡,宰一只羊,杂些此时尚有的零散菜蔬。酒是彭林从军中拿来,这里附近没有卖酒的,这几家民户也买不起酒。

众人坐好,彭林举杯道:“多谢诸位厚爱,且请一杯!”

饮了酒,此地最受人尊敬的唐出容道:“多谢将军。我等僻处此地,已经多年,生活粗茶淡饭早已经惯了。自从于阗国灭,黑汗与高昌打个不休,这条商路便就断了。路其实不难走,就是沿着河水,逆流而上,可以一直到于阗去。只是大漠中的河流不同,时常泛滥,河道不定,如果道路断了,几年时间就被芦苇占据,寻不到了。明日可以把前边的芦苇砍了,路自然就会露出来。”

彭林道:“如此最好。我这里五百军兵,砍伐芦苇不是难事。之所以来这里,是因为朝廷大军已经占了疏勒,未进于阗。怕于阗国内的黑汗军兵一时作乱,从这里逃出大漠。”

几个家长听了,互相看了看,童成乐小声问道:“敢问将军,朝廷占了哪些地方?”

彭林道:“已经灭了高昌,败了黑汗。以前高昌的土地,此时尽为朝廷所有。还有黑汗在山南的疏勒一带,也被朝廷占领。朝廷大军有限,未进于阗,只等着黑汗纳降。”

童成乐道:“如此说来,唐时安西四镇,已大部恢复?”

彭林听了点头:“差不多了。只是未过葱岭,南边只收了天山以南。”

唐出容问道:“敢问将军,现在中原的宋朝,是个什么朝廷?与大唐相比,差在哪里呢?”

彭林笑道:“老丈这话问得,实在太难,让我一时怎么回答?再者说大唐如何,老丈还记得吗?总而言之,朝廷收了于阗之后,你们就不必隐居在这里,可以好好过日子了。”

几个家长一头。他们不是来自一处,数次迁徒,大多数人口已经消失了。最后因为是汉人,一起居住在附近,利用河水浇灌,种些粮食。加上周围渔猎采集,勉强维持生活。地方隐蔽,他们没有交换商品的机会,基本没钱。除盐茶,也很少到外面买东西。

彭林带大军驻扎之后,给了这些人一些盐巴,还有军中的面食,让他们欣喜不已。见军队离开自己住处扎营,并不扰民,还给东西,对彭林等人的态度才好起来。

这些人离开正常社会太久,跟彭林半人谈了半天,话题说不到一块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