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5章(2 / 4)
年?一任三年,没有多少时间了。军队整训进行得并不顺利,短时间内,大规模进攻党项和契丹的条件并不成熟,就只能拿着西域的小势力练手了。
河曲路这里,几乎没有土著百姓,全部都是营田厢军重新开辟,照着京西路做过的事情再来一遍就是。杜中宵作为一路主帅,对下面的事情无处下手,只能把心思放在西域上面,有机会不轻易放手。
没有尉迟后人,大军到达伊州,也没有借口与高昌和黑汗撕破脸,一下几年就过去了。现在有了尉迟后人,可以借口要为于阗复国,就看高昌和黑汗如何应对了。
田京告辞离去,杜中宵站起身来,在窗前,看着窗外的景色出神。
自己在匆忙之间,得到朝命来救唐龙镇,结果出乎意外,打下一个河曲路后。到现在,事情已经过去近两年了,好多人都忘记,现在的河曲路是怎么来的。是时候再打一仗,让他们好好记住才是。
这一年多来,河曲路花费耗繁,物资几乎全靠内地支持。虽然有牧业,有了马匹牛羊卖入中原,数量却并不多。人口流失,牧群也不知去向,几乎一切都是只有花销,没有什么收入。直到今年,营田务终于有了收成,才稍微好看了些。可新开的土地,能有多少收获?粮食依然不足。
开疆拓土,对朝廷自然是好事。可大量的开销,朝臣中还是有人不满,认为有这些钱,花在国中内政上,说不定有更大的好处。杜中宵坐在这里,总是有压力。
新占之地,要想得到好处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特别是像河曲路,几乎全是一片空地,不管农业还是牧业,需要休养生息,几年之后才会有收获。杜中宵的任期,等不了那么长时间。
三年一任,时间其实有些短了,很多事情来不及。去年连番大胜,接着就是军队被拆散,京城军校又不成功,杜中宵感觉得到,朝廷对自己已经不像初胜之时那样。自己需要一场大胜,风风光光地离开河曲路,回到朝廷。此时有尉迟家的人来,那就把事情做大,打下一个西域。到了那个时候,党项就真成了熟透了的果子,只等着有人伸手去摘下来了。
谁知从前
出了商场,尉迟三郎看看天色,道:“田判官,天色还早,我们便先不回去,饮杯酒如何?”
田京道:“也好。那边就是本城的官酒楼,是胜州第一大酒楼,饮酒去那里就好。”
尉迟三郎道:“去官酒楼不好吧。我听人说,那里酒菜极贵。别处选一家,便宜一些。”
田京道:“三郎在胜州的花费,俱是由帅府所出。节帅的公使钱很多的,不必客气。”
尉迟三郎连连摇头:“吃了人家的手短,我虽然没钱,少吃一点,总是好的。田判官,我实话说你别介意,现在我好吃好喝天天玩,总觉得是以后欠的债。”
田京摇了摇头,看看四周,指着对面道:“那里有一家小店,价钱便宜,味道也好,节帅还曾经在那里请过客呢。我们便到那里,用一餐酒肉如何?”
尉迟三郎点头:“价钱便宜,那便是极好的。”
说完,与田京一起,带了随从,穿过马路,到了王普的店前。进了店,柜台后边的王普看见,急忙过来,行礼道:“原来是判官来了。不知今日要吃些什么?店里新出了一味萝卜炖牛肉,极受到现在食客的喜欢,要不判官来一份?”
田京道:“那就来一份好了。其他荤素菜肴,凑一桌上来,再打一角酒来。”
王普答应一声,吩咐小厮去备菜,自己带着田京和尉迟三郎到了二楼的阁子里。几人坐定,王普看着尉迟三郎道:“这位哥哥相貌奇异,莫不是西域来的胡人?”
尉迟三郎好奇,道:“我胜州好几日了,你是第一个如此说的。真是奇怪,我看周围的人都长得并不多,你怎么一眼就看出我不是汉人。”
王普笑道:“官人,别人不说是因为不似我这么嘴碎。官人高额深目,一看就不似中原人。”
尉迟三郎看了看田京,又摸了摸自己脸庞,道:“可惜,什么高额深目,我就是感觉不出来。莫不是在中原待得久了,才能看出区别?”
王普道:“这却难说的很。想来官人在胜州待上些日子,自己就能清楚了。”
尉迟三郎点了点头,道:“我适才看商场里,有大块的镜子,照着人纤毫必现。可惜,价钱实在太贵了些。以后有了钱,我要买那样一块镜子挂在自己家里,看的多了想来就能看出是不是汉人长相。”
王普只是随口一说,听尉迟三郎真感兴趣,赶紧闭了嘴。自己不知道尉迟三郎身份,看田京陪着十分亲密的样子,想来不是普通人,莫要因为话多引出祸事。
给两人倒了茶,王普随口说几句客气话,便就出了阁子,让小厮尽快上菜。
不一会,酒菜上来,两人喝了一杯,尉迟三郎道:“这里的菜肴真是好味道!我在高昌,活了二十余年,还没有吃过这样的菜呢!判官,官酒楼那里比这里贵得多,难道菜肴更加好吃吗?”
田京道:“菜就是这个样子,也没好吃
↑返回顶部↑